香港有一群嚴重智障且身患頑疾的孩子,因為醫療情況複雜,自小就離不開醫院。旁人甚或父母寄望他們「活着」就好,卻有一班老師及教職員,每天親自帶他們穿過明亮而靜謐的醫院通道,來到繽紛又溫暖的學校上課,學音樂學溝通學數學⋯⋯他們深信,莫論生命長或短、強或弱,孩子都有接受教育與體驗世界的權利。
明愛醫院兒童發展復康部的院童,只要在新學年時年滿五歲八個月,便會被安排到樂仁學校上課,直至 18 歲。
色彩繽紛的外牆,沒有為明愛賽馬會樂仁學校帶來大眾的注目,除因為它隱身於山上一隅,也因為 40 年來它都只服務毗鄰明愛醫院兒童發展復康部的院童。這裏的孩子多有嚴重或極度嚴重智障,醫療情況複雜,很多需依賴呼吸機、氣管造口或胃喉等儀器維生。
學校高峰期有 22 班學生,每班 8 人,隨着醫院病房收症數字下調,現在只餘 9 班。這個不足 100 名學生的校舍,卻是全港最進取的學校之一,屢獲本地教育獎項,去年更獲頒「全球最具創新力知識型機構大獎」,表揚團隊勇於創新之餘,更努力集結經驗與業界及社會分享,令更多學童受惠。
校長馮秀儀說:「教育本來就是一項生命工程,以生命影響生命,只是主流學校容易在大勢下失焦,心力都轉移到追趕成績上⋯⋯我們沒這方面的壓力,反多了空間去發展去求變,讓孩子展現生命。」
問題是,這些孩子的生命,除了無數手術和覆診,到底還剩下什麼?
給每個孩子的生涯規劃
她先分享一個小故事。當校長還是病房老師的時候,她遇上一個失去活動和說話能力的孩童。人人都以為那孩子早跟外界「失聯」,她卻嘗試在他床邊講故事、聊聊天。怎料獨腳戲沒唱多久,對方竟然聳聳眉頭去回應,「我見他的眉頭輕輕晃動,感覺有點什麼似的⋯⋯連忙再跟他說話,他竟再大大力的聳眉。是他『告訴』我,即使是身體狀況最差的孩子,都有溝通和學習的需要。」
來到樂仁,她遇上無數類似的孩子,有的受藥物影響在堂上沉睡、有的四肢僵硬得連動手指都艱難⋯⋯「我每天巡堂,都見他們很努力回應老師的教學,臉上常掛着笑容。學校團隊透過建立關係打開他們的眼界,讓他們活得有尊嚴有質素。」
因為這個信念,學校跨專業團隊會為每一個同學制訂生涯規劃。任教 28 年的曾鳯儀老師解釋:「規劃長達 12 年,分四個階段作結,另每年都有個別學習計劃,老師、治療師、護士、社工、助教等會和家長一起商討,為孩子的肌能和智能等制訂發展目標。」學校強調「醫家校」合作,除家長外,每年還會與醫院開會,互通每名學生的醫療和學習進展。「有時長假期孩子回家渡假,會忘了在學校所學,故家長的配合同樣重要。學生生命如此短暫,能學多少就學多少。」
但未必所有家長都這樣想。
曾老師坦言:「有些家長只求我們照顧好孩子,沒想過要發展他們的智能或社交。我們平日會努力『搜證』,把孩子的進步錄成影片,有些家長回覆說:『我完全沒想過他可以做到這些⋯⋯』我們努力改變家長既有的想法,明白到孩子不單想人照顧,也喜歡和人相處或參與活動。」
學校為孩子辦生日會,疫情期間家長只能視像參與。燦爛笑容是老師們最大的動力。
眼動儀引領到自主世界
團隊用各種方法做「領航員」,帶領孩子遊歷世界。疫情前他們常到海外觀摩,也會上網看新技術,知道有特殊需要的用家會藉眼動儀(Eye Tracker)學習,就大膽一試,成功令不少學生初嘗自主滋味。
「我們從定焦開始,先教學生凝視大物件,然後是小物件,接着鼓勵他們追視移動的目標,成功了才轉移到電腦屏幕上,用射擊、射龍門及虛擬感知板等軟件加強追視訓練,並且幫助他們建立因果關係的理解。」曾老師憶述那段摸着石頭過河的經歷,「由無意識操控眼球到有意識聚焦在電腦屏幕上,每一步都得來不易。」
另一邊廂,老師與學校的科技團隊緊密合作,編寫全新程式,按課程內容及個別學生需要度身訂造 40 多套校本教學軟件。期間言語治療師會為每位學生訂定溝通訓練目標,再由職業治療師設計輔助器具。
幾年下來的成果包括:酷愛看卡通的女孩,終於可以獨坐電腦前播放自選影院;平日總是提不起勁的學生,卻用眼動儀學懂配對、方向等數學概念,重燃學習動機,也更善用眼神表達需要;弱視學生在虛擬實境室玩遊戲時,竟會追看虛擬泡泡,甚或微動雙手想要拍打,也似乎更關注周遭的人和事; 有學生懂得用眼動儀來啟動學校的攪拌機⋯⋯團隊甚至支援學生,把「動眼做」的能力延伸至日常,助他們自行開啟家中電器,提升生活自主能力。
曾老師教導學生利用眼動儀開動攪拌機。
讓孩子經歷人生
眼動儀只是樂仁的教研項目之一,學校老師和同工每三年就會按興趣分組作不同的研究,而「燃料」往往正是大人對孩子未知世界的渴求。
譬如天天在跟自己用笑容、眼神等互動的學生,外人看來卻無甚反應,能否用科學為他們平反呢?於是,請來中大生物醫學工程中心幫忙進行腦電波研究,以不同的嗅覺刺激學生的感官反應,希望為教學提供更多參考數據。結果發現,學生嗅到咖啡的反應,比西芹、臭草、醬油和蒜頭都大。
此外,九成學生都無法用口腔進食,但孩子真的對食物失去興趣了嗎?在禮堂辦露營活動時,杯麵和烤雞腿的味道明明吸引了他們的專注啊⋯⋯「醫療情況複雜個案飲食研究室 CMC Food Lab」及「多元感官健康飲食教室」讓學生與老師一起選食材、烹飪和試味。社工林肇玟說:「學生聞到食物香,嘴巴會動,我們用棉花棒給學生試味,他們都好喜歡。」
而更教孩子們快樂的,是飲食教室凝聚了他們的家人。「以前家長活動的出席率都偏低,因為來陪上課的家長都不想離開孩子半步。我們請他們來跟星級廚師學煮營養餐,把煎好的牛扒攪拌成汁即場給孩子試吃,他們都很滿足。家長還可借用研究室,然後一家人在『無障礙實驗餐廳』用膳。孩子可能無法回家,希望他們可以在這裡和家人好好相處,多建立美好回憶。」
多元感官食物圖書館的百子櫃裝
莫說回家,這些孩子連踏出學校都難,特別在疫情下,每天只能遊走於醫院和學校。學校的虛擬實境室可讓同學「親臨」超級市場、街市甚或乘搭港鐵,但團隊想把更多外面的世界引入校園。除在禮堂辦「露營燒烤」旅行外,他們還帶學生「Flycation」,「去韓國」穿民族服、「去非洲」餵動物、「到中國」嘗茶道。林姑娘形容:「老師和助教們還做了機場安檢器和登機證,過關時會亮燈和嘟嘟響,同學很好奇。大家都想他們擁有普通小孩的經歷。」
曾老師說:「任何人都有權享受寶貴的人生。如果生命只有醫療,情緒會很低落。學生學到的或許不多,但師生都享受彼此的時間,孩子至少知道身邊有事發生,懂得表達需求,這是人權,跟生命長短無關。」
這信念,值得讓更多人知道。
為他們創造更美世界
要成就這樣一間學校,資源非常重要,於是校長的主要工作之一,是參與外間不同的資助計劃及申請不同的基金。馮校長笑說:「我們希望讓更多人看見這群孩子的價值與需要。」
團隊積極推動共融文化,包括透過社交媒體展現學生的成就;帶學生參加展覽,展出他們借助眼動儀完成的電腦畫作;與主流學校合作推行 STEM 教育,設計更多無障礙設施;舉辦研討會、公開論壇、知識茶座等,讓大眾更了解這類學童的需要;持續與商界、教育、社福、醫療等社區伙伴合作進行教育研究等等。
校長說:「我們正建構電子知識管理平台,期望最終能成為特殊教育研究智庫,集結經驗,凝聚力量,改善嚴重智障兼多重弱能人士的生活。此外,學校也努力推動『關愛照顧者計劃』及建設支援『醫療情況複雜個案照顧者』的社區資源中心,希望跟有需要的地區人士同行。」
畢竟,這班學生 18 歲後都要離校,要確保他們繼續身心健康地活下去,一個平等互諒的社會,才是最重要的土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