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故事 第2章

罕病哥哥身邊的「角落生物」

一家人「有病同當」,特別是病患的兄弟姐妹,常常變作「角落生物」,不容易獲得關注。像 Kelly 的兒子是罕見病患,女兒理所當然成為媽媽的左右手,一家人的生活都圍着哥哥轉,直至紓緩治療團隊出現 ── 它就像一張椅子,靜靜待在一角,給媽媽累時坐下歇一歇,讓妹妹孤單時找到依靠和伴兒。

哥哥 瑰寶 被掉包

俊杰與彤彤是龍鳯胎,雙非父母在內地從事旅遊業。小兄妹來臨之初,萬千寵愛,親友都視如瑰寶。直至有一天,哥哥俊杰發燒抽筋,父母抱着他衝關來港看急症,經過無數檢查,終證實小腦袋原來天生缺了一種酵素,而這小小的匱乏,竟然令原本活潑可愛的萬人迷,變成無法移動、智力受損的小病患。

「俊杰患的是琥珀酸半醛脱氫酶缺陷病,全球得四百幾個病例,我也未見過,香港只得他一人。」醫生這樣對 Kelly 說。

罕見病從天而降,Kelly 自己未及消化,更沒餘力向家人解釋。於是家人都以為只是患了傷風感冒,既有媽媽衣不解帶留院照顧,總該沒事吧?怎料兩個多月後母子回家,原本會笑會叫的寶貝竟像被「掉包」似的換成另一人,大家都覺得匪夷所思,情感上只能找人負責──「『四大長老』都怪我忙着工作沒好好照顧兒子,令他燒壞腦⋯⋯他們自此連碰都不敢碰俊杰。」

同樣忙着工作的丈夫,當時在另一條「戰線」上。「老爺中風,在內地醫院的深切治療部搶救,老公照顧他爸,我顧阿仔。我一個人作戰,甚麼都不懂,經常獨自抱兒子『飛的士』到深圳灣口岸『叫白車』,食和瞓都在醫院走廊的長椅上,無助又難過。」

後來,長椅上又添了一個人 ── 俊傑的孖生妹妹,彤彤。

妹妹 援兵 心靈雞湯

反正都是孤軍作戰,為減省成本,Kelly 決定隻身帶着一對子女移居香港。還在唸幼稚園的彤彤,糊裏糊塗成了媽媽唯一的「援兵」。

「女兒很懂事,平日我煮飯,哥哥飲奶,她會幫忙扶着哥哥的頭,又經常留意哥哥有沒有抽筋,真的幫了很多。」更重要的,是當媽媽的心靈支柱,「照顧兒子的壓力好大,我常無故大哭、發脾氣、罵人,生活一團糟,但女兒很體諒,反過來安慰我,常說:『我幫你看着哥哥,你去休息一下。』」

雖然疲累,但 Kelly 每次望着被照顧得肥肥白白的俊杰,心情自然開朗一點。

每次哥哥入院,不論半夜還是清晨,妹妹都要隨行。那是一趟又一趟漫長的等待,好不容易從急症室等到上病房,媽媽忙着張羅和跑程序,妹妹就獨自待在走廊長椅上睡覺、吃飯、做功課。

單是等待,懂事的妹妹尚應付得來,最難受是突如其來的亂況,譬如媽媽遲到接送自己。「她遲到返學很多次了,會哭呀!但沒辦法,有時臨出門哥哥要換片。遲接放學,她就坐在校務處哭⋯⋯」如何安慰?「沒時間啦!等老師安慰囉!」後來妹妹升小學,Kelly 就訓練她獨自揹着大書包過馬路步行回校。

妹妹的生活被患病的哥哥牽着走,醫護都看在眼內,「有天姑娘忍不住走來,建議我接受紓緩治療服務,找多些支援。我望着累透了的妹妹,再沒拒絕的理由。」

媽媽  歉疚  丟了自己

Kelly 最初以為紓緩治療只是讓兒子好過一點,沒想到受惠的是一家三口。現在俊杰身體每出狀況,可以不經急症室直入病房;日常護理上的疑惑,可以打電話問聖匠堂紓緩服務的司徒𤩹君姑娘;聖匠堂社工林偉峯知道她有腰患,更安排援手定期上門幫俊杰洗澡;及至疫情影響家中經濟,應付不了龐大的醫療及護理開支,Kelly 也總算求助有門。

「印象最深,是有回俊杰要到聯合醫院求診,因為那條路難行,林 sir 和司徒姑娘主動安排復康巴,後來發現客滿,又建議我改坐的士,說不用擔心費用⋯⋯來回成千元啊⋯⋯真不想浪費他們的資源。他們總是急我所急,連我沒想到的也細心張羅。」Kelly 笑說:「我老公也沒這麼周到。」

不過,最令 Kelly 感動的,是這團隊竟然還照顧到一直待在角落的妹妹,間接為 Kelly 解開一個心結。

「彤彤小時候會呷醋,嚷着要獨霸媽媽,也因為哥哥的病怕被同學取笑⋯⋯我一直對這個女心存歉疚,所以每次哥哥住院,我都爭取時間帶她去玩,希望好好陪她。」

媽媽全副精神服侍重病的哥哥,忽略了妹妹,是很多兒童病患的家庭日常。聖匠堂紓緩治療服務曾經特別安排日營,只邀請這些兄弟姐妹去玩,可惜因疫情告吹。

紓緩服務團隊曾陪伴一家三口到樓下公園玩耍,但真正在玩的可能只有哥哥一人。林偉峯形容:「即使在公園,彤彤依然是稱職的小助手,幫忙扶哥哥盪鞦韆、玩滑梯⋯⋯我們很想她放下擔子,好好享受屬於自己的快樂。」團隊後來添了人手,再到公園時,有人當哥哥的援兵,有人作妹妹的玩伴。

看似點點滴滴,卻能聚沙成塔,Kelly 對林 sir 說:「平時去公園,我陪不到彤彤,她一個人玩有什麼意思?你們的陪伴真重要!」

問 Kelly,那你有好好照料自己嗎?「沒想過自己⋯⋯以前丈夫周末來港,我能午睡一、兩小時,已經非常感恩,可惜因為疫情,已經年多沒見了⋯⋯好想有一天自己的時間。」

家人  承諾  不放棄

但這樣燃燒自己不是辦法。很多人勸 Kelly 讓兒子入住宿舍,既減輕照顧壓力,對彤彤也公平些。但做媽媽的,就是放不下。「我曾經答應俊杰,只要媽媽還有一口氣,都會照顧他,是我帶他來這世界的,這是我一直堅守的信念。」

信念背後,是因為有太多人勸她放棄⋯⋯

「我弟弟讀醫,說以後的路難行,要照顧一世⋯⋯而事實上,像俊杰狀況的,內地醫生早就放棄搶救了⋯⋯」這罕見病一直找不到成因,直至今年三月基因報告終於找出爸媽原來各有一條異常的染色體⋯⋯「好內疚,更不想丟下他。」

俊杰常抽筋,Kelly 習慣沖涼、如廁、煮飯都極速進行,連晚上睡覺也要牽着小手,萬一他身體有什麼異常,可以即時急救。

一年 365 日,Kelly 都拖着俊杰入睡,「他一抽筋我便知道。如果入宿,我不在身邊,他忽然病發走了,我會後悔死。」話雖如此,長年照顧,Kelly 早就身心俱疲。「頭痛到爆炸,有時會怕自己身患絕症,無法照顧兩兄妹。」

林 sir 和司徒姑娘一直耐心地跟 Kelly 分析入宿利弊,今年中,她終於願意一試。「以前人家勸我讓兒子寄宿,我會怨他們『針唔拮到肉唔知痛』,但林 sir 他們是真正站在我的角度想,明白我的不捨,尊重我的決定。我願意踏出這一步,是他們的功勞。」

而林 sir 更重要的任務,其實是陪伴這家人迎接未來。

「俊杰今年九歲,醫生說他大約只可活到十三歲,我從來不敢探討死亡,想起都心痛⋯⋯」Kelly 的逃避,也會令彤彤缺乏準備。林 sir 說:「我們正計劃透過不同活動,慢慢讓彤彤多了解、多表達,為那不知什麼時候來叩門的哀傷,好作預備。」

彤彤畫的全家福,未來的一家三口,兄妹長得跟媽媽一樣高了,三扇窗代表三間房,媽媽住中間,兄妹在兩側。

主辦機構:
捐助機構:
計劃名稱:
© 2025 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
網站內容:Big Hug Studio
網站設計:6 Inches Design